| 
  
    |  | 網站公告 |  |  
  
    |  |  
  
    |  | 產品搜索 |  |  
  
    |  | 產品目錄 |  |  
  
    |  | 推薦產品 |  |  
  
    |  | 主導產品 |  |  | 
      
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兩會熱議:盡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點擊次數:898 更新時間:2014-03-10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編者按: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行動計劃》(下稱“土壤防治行動計劃”)有望在年內出臺,該計劃投資總量將遠遠超過大氣行動計劃(1.7萬億元)和水污染防治計劃(2萬億元)。3月4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,環保部正在編制土壤防治行動計劃。全國政協委員、環保部副部長周建透露,作為土壤治理的綱領性文件,該計劃有望年內出臺。土壤污染防治法已在規劃
 關于修改環境保護法,傅瑩表示,去年全國人大已經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審議,但是沒有付諸表決,準備今年再次進行審議。“通常一部法律三審通過了就可以付諸表決了。但是這部法律又增加了審議,就是為了更好地吸納社會的才智、吸納社會各方面的意見,更好地反映社會的關切。希望能夠切實制定出一部高質量、管用的新環保法。”傅瑩說。
 傅瑩說,人大常委會在立法規劃當中,把環境保護立法當作重中之重。土壤污染防治法已在規劃當中了。另外,今年還要啟動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執法檢查,在此基礎上要考慮修訂這部法律,為治理霧霾提供法律保障。
 從2005年到2012年,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土壤污染狀況進行了調查,調查結束,但是結果遲遲沒有公布,受到了許多方面的質疑。不久前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,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透露,受當時條件的限制,調查網格設計得很大,點位很深。這樣的調查結果對從宏觀上把握土壤污染狀況,別是耕地的環境質量有幫助,但是無法了解更加準確的情況。調查結束以后,根據專家提出的建議,環保部門正在對一些問題進一步核實,另外,對一些重點區域,別是耕地,環境保護部正在組織人員進行詳細調查。
 雖然土壤污染狀況還沒有明確的結果,但是不少地方暴露的土壤污染事件已經讓人感受到污染形勢的嚴峻。
 土壤污染來源復雜,有的因為污水灌溉造成,有的由于固體廢棄物處理不當導致,而且,化工廠建在哪里,土壤受污染的概率就會顯著增加。土壤是許多污染的接受者,比如大氣污染造成的污染物沉降,污水的灌溉和下滲,固體廢棄物的填埋,土壤都是“受害者”。目前,雖然已有的水、大氣、固廢等專項污染防治法對土壤污染防治有一定作用,但還不能完*問題。“水,大氣,土壤,同樣是環境要素,從這個角度說,我們也需要一部專門的土壤治理與保護的法律。”燦發說。
 土壤污染修復工程或將開啟
 土壤是食物生產的基礎,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通過食物鏈的輸送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。鄭金偉表示,我國有些地區,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內陸采礦業集中區,土壤污染主要是重金屬和有機化合物污染狀況已較為嚴重,甚至影響到食品安全。
 鄭金偉注意到,今天上午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,明確提出了“實施土壤修復工程”。他表示,雖只是短短八個字,卻體現了政府對百姓健康的關心,體現了政府不回避問題的信心,也體現了政府敢于解決問題的決心。
 土壤本身的性決定了其被污染很容易,但修復起來卻是異常困難,往往需要很長時間,消耗大量財力才能實現。鄭金偉表示,如果沒有政府參與,僅靠企業或百姓自身,是難以實現土壤污染的大規模修復的。
 
 “土壤污染治理進程實質性啟動或許即將開始”,鄭金偉表示,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擲地有聲的八個字,已經向社會釋放了信號。
 
 誰污染誰治理
 “比如楊梅的相關標準,如果浙江的企業想要生產無公害楊梅,生產中涉及的標準可達10項。至少需要參照質量安全標準標準3項,行業標準2項,還有省級地方標準3項,包括強制性標準2項。”戴天榮說,“對于專業的標準研究人員,從眾多標準中找齊這些標準尚不容易,對于生產者來說,困難可想而知,更別說按照標準生產。”
 
 不僅標準不統一,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不完善,*覆蓋不也是一大問題。“比如日本有z為嚴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,其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超過1萬項,歐盟有9000多項,而我國才有2000多項。”
 
 農殘檢測的不,不僅造成農藥濫用現象,也不利于食品企業出口,一再爆發的農殘超標檢出,也影響了中國食品在上的形象。
 
 對第二個問題,戴天榮要相對樂觀一些:“現在浙江省正在大力推動‘五水共治’,相信短時間內,浙江的水質有所提升;另外也在加大霧霾治理,空氣也將慢慢變好。環境的改善,也提高了我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。”
 (文章來源:江蘇金湖銘宇自控設備有限公司)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|  |  |